篩選

大聯盟季後賽賽制與簡史

作者:賴意文 ‧ 2017年08月30日 17:17
棒球。(資料照,特派記者侯禕縉/首爾現場拍攝)
棒球。(資料照,特派記者侯禕縉/首爾現場拍攝)
2017年美國職棒大聯盟球季進行到最後1個月,有機會晉級季後賽的球隊,都在做最後的努力,希望能成為10支季後賽球隊之一。本文在此簡單介紹大聯盟季後賽賽制與歷史。

目前大聯盟有30支球隊,其中只有10支球隊能夠晉級10月的季後賽,2聯盟各5隊。這是有採用季後賽制度的北美主要團隊職業運動中,晉級季後賽隊數最少,季後賽與全部隊數相比比例最低的聯盟,這多少也說明大聯盟球隊要晉級季後賽的競爭程度。

10支季後賽球隊為美國聯盟與國家聯盟各5隊,包括6支在各自分區中戰績最佳的分區冠軍球隊。剩下2聯盟各2隊外卡球隊,則是2聯盟除分區冠軍外戰績最佳的隊伍。

在決定分區冠軍、外卡球隊時,偶爾會出現戰績相同的情況。根據大聯盟的規定,只要關係到是否取得季後賽資格,就是以加賽決定。加賽是1場定勝負,在例行賽結束後、外卡戰開打前舉行。

外卡球隊會先進行一戰定生死的外卡戰,決定誰能參加分區系列賽(Division Series)。儘管外卡戰實施初期大聯盟曾說這不是季後賽,甚至冠以play-in之名,但實際上仍認定為季後賽。

而6支分區冠軍球隊,則可以直接進入5戰3勝制的2聯盟分區系列賽(Division Series)。2聯盟各3支分區冠軍隊伍按戰績優劣,分別排序為1到3種子,聯盟第1種子球隊將對上外卡戰晉級球隊,而2、3種子球隊互相對戰。

分區冠軍戰獲勝的球隊,可以晉級7戰4勝制的聯盟冠軍戰(League Championship Series)。在聯盟冠軍戰獲勝,就是當年度聯盟冠軍球隊。最終2聯盟冠軍隊,在同樣7戰4勝制的世界大賽(World Series)中決定年度冠軍。

從2017年開始,每個系列賽中戰績較佳的球隊握有主場優勢。5戰3勝制戰績較佳的球隊在1、2、5戰為地主球隊,7戰4勝制戰績較佳的球隊在1、2、6、7戰為地主球隊。唯一的例外事,外卡球隊無論戰績,在整個季後賽中都不享有主場優勢。

最早世界大賽主場優勢,是2聯盟輪流。不過2002年在密爾瓦基釀酒人主場舉行的明星賽,打到11局因為沒有投手可用而以平手收場,對於這樣的結果,前釀酒人老闆、當時的大聯盟主席Bud Selig似乎頗為不滿,決定次年起明星賽獲勝的聯盟,在世界大賽擁有主場優勢。直到今年聯盟與球員工會才終於同意,將世界大賽主場優勢改由戰績較佳隊伍取得,結束了14年的鬧劇。

1901年美聯成立後,確立了現代美國棒球基本體制,不過直到1903年國聯與美聯才達成協議,由2聯盟冠軍隊伍進行世界大賽。初期大聯盟的季後賽,也只有世界大賽1輪,直到1969年擴張年代開始,2聯盟各劃分為2分區,才新增由分區冠軍對決的聯盟冠軍賽。

1981年的球員罷工讓當年球季分成上下半季,大聯盟也實施了首次的分區系列賽,由上下半季分區冠軍對決。不過直到1994年改為2聯盟各3分區,才開始了由6支分區冠軍與2支外卡隊伍對戰的分區系列賽,並在2012年增加第2支外卡球隊,開始進行外卡加賽。

(編輯:許德霖)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分享和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