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駐美觀點/紐約洋基的「披薩鼠王隊」

作者:王啟恩 ‧ 2020年01月25日 20:43
披薩鼠王隊周邊。(截圖自史坦頓島洋基官網)
披薩鼠王隊周邊。(截圖自史坦頓島洋基官網)
2015年,喜劇演員Matt Little在紐約地鐵站看到一隻小老鼠,吃力地拖著比自己尺寸上一倍的披薩走下樓梯,Little用影片記錄下來上傳到YouTube。

「可能是師傅要把食物帶回家給忍者龜徒弟吃。」Little在影片敘述留下這段文字,令人發噱,上傳後影片立刻爆紅,地鐵老鼠迅速成為網路明星,有網友甚至被牠的「紐約精神」感動。

隔年,離曼哈頓島不遠的紐約洋基1A球隊—史坦頓島洋基(Staten Island Yankees)想要改名,取個更為接地氣的隊名,負責提案的Brandiose設計公司受到地鐵老鼠的啟發,挑出「披薩」和「老鼠」這兩個舉有紐約在地精神的元素,在開放給球迷命名投票中獲得壓倒性的得票率,球迷都等不及「披薩鼠王」(Pizza Rats)的球衣上市了。

不過一切並沒有這麼順利,申請更名受到不少阻礙,畢竟隊名用「老鼠」,可能也是史上頭一遭。

綜觀在全世界的球隊名中,用動物取名的所在多有,幾乎十二生肖的動物都用得上,唯獨領頭的「老鼠」卻不得人緣,就連排名最後的豬,給人懶散的形象,都能獲得費城費城人小聯盟3A球隊青睞,取名為陽剛味十足的「理海谷鐵豬」(Lehigh Valley IronPigs);而跑第一的老鼠身形小又沒有氣勢,還可能讓人聯想到髒亂、疾病甚至討人厭的行為,像是中文成語「過街老鼠」和英文中「抓耙仔」(rat)都是跟老鼠有關的負面詞彙。

山不轉路轉,史坦頓島洋基總經理Will Smith決定繞條路走,把「披薩鼠王」變成一個品牌改造活動,只有在特定的比賽日才把球隊改名,其餘時間還是使用洋基隊名,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正式更名帶來的麻煩。這樣用來創造話題性的品牌活動在小聯盟也很常見,鐵豬隊就曾經在特定比賽中變成「培根隊」,和弗雷斯諾「塔可隊」(原本是灰熊隊)進行聯名活動,引起廣大迴響,周邊商品甫推出就成為搶手貨,很快就銷售一空。

2018年6月23日,是「披薩鼠王隊」的成軍首戰,球迷已經在球場商店裡大排長龍,搶購趣味十足的活動商品。球帽上的隊徽是用紐約風格的一片披薩作為背景,前面是一隻撕牙裂嘴的老鼠,用披薩盒包裝;球衣上的「披薩鼠王」則是用義大利餐廳風格的手寫體。表面上起來有點惡搞的品牌活動,卻感受得到球隊在細節上的用心。

「小聯盟球隊沒有幾百萬的廣告預算,你必須找到不用花大錢就能吸睛的方法。」負責設計的Jason Klein說到。「披薩鼠王」的設計一推出,就在網路上引發熱烈討論,許多球迷都給予正面評價。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這麼想,特別是史坦頓島上的義大利後裔。

史坦頓島洋基預計在7月21日舉行第二次披薩鼠王活動,但剛好那天也是「義大利之夜」,把「老鼠」和代表義大利的「披薩」放在一起,引發了義大利後裔族群的不滿,似乎暗示著不乾淨的義大利餐廳或是骯髒的義大利族裔。面對這樣的風波,史坦頓島洋基只能把義大利之夜延後舉辦,避免節外生枝。「對於讓他們感到失望我感到很沮喪,我並沒有刻意對特定族群冒犯的意思,我能夠理解他們,但我並不同意這是刻意針對的行為。」球隊總經理Smith說。

更名的品牌活動獲得空前的成功,總經理Smith深具信心,2019年又再舉辦了一次,規模從一年五場比賽,擴大到每週六都穿上「披薩鼠王」的新款球衣,場邊推出特色的披薩筒美食(Pizza Cone),加深球隊在當地的形象。

同年10月,大聯盟主席Rob Manfred為了改善小聯盟環境與球員待遇,提出在2021年裁撤42支小聯盟球隊的提案,希望能夠刺激小聯盟球團積極經營。很不幸地,史坦頓島洋基也在名單中。出身自史坦頓島與布魯克林選區的眾議員Max Rose,對此公開表達非常遺憾:「史坦頓島洋基在這20多年來培養出許多洋基隊球星,讓當地球迷有機會一睹未來之星的風采。」

「如果砍掉球隊,對於當地的損失是大聯盟主席無法計算的,我希望聯盟主席能夠再重新考慮。」Rose說。目前大聯盟還沒有明確的時間表,是否強制裁撤隊伍,輔導小聯盟球隊加入獨立聯盟等等都還未定案。但可以確定的是,不少小聯盟球隊的確面臨極大的生存壓力。

在小聯盟球場,絕大多數的觀眾其實不是真的來「看球」的,對他們來說球賽是一種娛樂,如果活動有噱頭、有新鮮感,就會吸引人買票進場。球團把自己當作新創企業來經營,勇與改變與調整,玩出新花樣,尋求突破,進而帶來收益,是小聯盟球團生存的基本精神。

近年來,台灣的職棒球團逐漸也帶出許多具有在地特色與加強球迷認同的形象活動,除了給球迷耳目一新的感覺,在宣傳上引起話題,加強球迷與球隊的連結,形塑球隊的傳統,甚至創造新的球迷文化,為球團帶來可觀的周邊收益。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分享和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焦點文章 Focus Article 看更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