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從菜鳥翻譯到3枚冠軍戒 江肇軒身兼心靈導師

作者:王啟恩 ‧ 2020年01月17日 18:36
江肇軒(左)與卓君澤。(Soundon提供)
江肇軒(左)與卓君澤。(Soundon提供)
2007年因為一則波士頓紅襪的徵才訊息,來自台灣的江肇軒把握機會,擔任紅襪體系中旅美球員的翻譯。13年來,他不只擔任翻譯角色,在2013年得到球團肯定,成為小聯盟教練,用另一種方式幫助球員。

一開始江肇軒擔任林旺億、黃志祥和蔣智賢的翻譯,後來也帶過陳家駒、林哲瑄和林子偉,「我翻譯第一年開始,就在場上做一些教練會做的實體工作,比如說在打擊練習餵球、打滾地球、高飛球讓野手接,那時候對我來講是很新奇的嘗試,那時也有很多次私下練習這些工作。」江肇軒說這些並不是合約上的要求,純粹幫忙,對於自己的工作不設限,球團看在眼裡,有意培養他往教練的路走,開始從一壘指導教練的工作做起,後來在2A時期擔任捕手教練的助理。

「那一年我其實滿掙扎的,我不是科班出身,我可以做得到嗎?」江肇軒回想起當時也面臨到質疑,但慢慢跟著教練學習。在教練榮升大聯盟教練團後,江肇軒得到肯定,接下小聯盟捕手教練的空缺。

擔任翻譯與教練的經驗中,近距離看到旅美球員往上爬的過程:低潮、掙扎、調適、突破,對於球員在小聯盟各個層級的成長與環境都有深刻的體會。「小聯盟有去蕪存菁的過程,是簡單的篩選。不見得是技術上,同時也是心理層面的挑戰。」江肇軒說。

小聯盟的設備、待遇以及舟車勞頓是出名的苦,但也藉此磨練球員的心智,在低潮與逆境中能夠自我調適,尋求突破與反彈,才能在未來應付大聯盟賽場上巨大的壓力。江肇軒談到球員最掙扎時期,往往是新人聯盟與最接近大聯盟的時候:球員在新人聯盟還在學習如何做一個職業選手,學習如何面對漫長的賽季與設定長期目標;而在大聯盟邊緣的球員則是目標就在眼前,容易急躁浮動,求好心切反而打不好,壓力越來越大。

「人家說,大聯盟跟3A的選手技術上差異不大,主要是升上大聯盟的機緣,有沒有缺讓你上去;另外一個就是心理層面上,你的適應能力,能不能及時做調整,為了球隊和自己調整,而不是只是為了求表現而調整。因為棒球是個團隊運動,你能夠幫助球隊贏球,你才會是球隊不可或缺的要角。」江肇軒說。

語言也是旅美球員的一大障礙。江肇軒認為學習英文本身並不難,只是需要時間,最重要的是如何不去抗拒,抱持開放的心,不只學習語言,更要沈浸在環境中,融入文化。無形中其實也慢慢提升自信,能夠專注在球場上發揮優勢。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分享和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焦點文章 Focus Article 看更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