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為理想而戰-張志強

作者:麥卡貝sports ‧ 2017年09月20日 19:48
張志強。(資料照,張哲郢/攝)
張志強。(資料照,張哲郢/攝)
原文經麥卡貝Sports授權刊登

作者/卓子傑(活力熊)

如果有一項需要你大半生鑽研的職能,它可能為你掙得一份優渥的薪水,但伴隨而來的職業傷痛,有很高機率讓你迅速丟掉這個飯碗,你會選擇投入嗎?而假設你撐過這些傷痛影響,能繼續享有優渥的待遇、知名度和生活條件,你會為了什麼而自行放棄?是健康、陪伴家人的時光?還是更崇高的理想?

有些人放棄高薪是為了健康、有些人放棄高薪工作是為了多陪伴家人和孩子成長,但我認識一個人,他是個傻瓜,他在職棒的薪水不算頂高,但是七萬塊的月薪依舊比很多上班族或基層教練更好,他在球隊還願意給他機會的情況下,毅然決然放棄職棒,投奔更高的理想—走入基層棒球教育這條路,他回到原鄉,走入國中青少棒隊,正式執起教鞭。

知道當基層棒球教練意味著什麼嗎?那意味著你的薪水將會大幅減少、那意味著你投入工作的時間可能比之前更長、那意味著你能陪伴家人的時光可能不會比從前更多,因為這些原鄉充滿天分的野球少年們,充斥太多太多的環境變數,他們需要師長教練的陪伴、關懷、循循善誘,才可能逐步朝光明的道路前進。

休季期間返鄉,看到家鄉的後輩球員,因為環境因素放棄棒球,進而自暴自棄者多,甚至有人捨棄了優秀天賦,成為大白天就醉生夢死的人,這些場景讓他怵目驚心。

「今後能救回一個算一個。」

因為心裡這麼想,所以他付諸行動。2015 年初,這個傻瓜宣布離開職棒。

這個傻瓜,叫做張志強。

2003 年季中選秀加盟統一獅隊,直到 2014 年賽季結束後引退,生涯累計 23 勝 24 敗 16 中繼 2 救援、自責分率 4.60,他的成績不算非常耀眼,但是卻非常稱職,作為一個側投的中繼投手,他在對付林智勝、陳金鋒、張泰山等重砲手的成績非常耀眼,在重要的對決時刻,能夠發揮壓制強棒的實力。

要踏上棒球金字塔頂端,並在職棒留下成績,是無數歲月、淚水、汗水所堆疊出的成果,中職隊伍不多、選手需求量有限,但每年選秀都有大量的新銳湧入職棒圈,只要有新人笑,就有舊人哭,每年源源不絕的新血進入,正代表有數十位選手可能在競爭下離開這個舞台。這是職業棒球的精神,激勵新人力爭上游,刺激老將精益求精,想要持續留在這個投手丘,你勢必得比別人多下功夫,張志強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的職棒之路並不順遂,尤其像他這樣的角色型投手,站穩職棒並不如一般人想像的這麼容易,以一個中人之資,要想長期待在台灣棒球的最高殿堂,勢必得比其他人更努力。從 10 歲投入正規訓練,一路走來他不算是各界矚目的大物投手,即使進入職棒,他也競競業業,不敢有片刻鬆懈。

張志強就讀大四那年,投球慣用的右手手肘韌帶就有撕裂傷,這個傷勢曾一度讓他疼痛到無法刷牙洗臉,當時他為了不影響上場機會,不敢和教練表達傷勢,更為了能上場投球操之過急,錯失休息和復健的黃金時期,在帶傷上陣的情況下投球,逐漸破壞了正確的投球機制,於是他得了每個投手都害怕的「投球失憶症」。

失憶症發作時,張志強出手幾乎完全沒準星,原先認定正確的投球機制,卻因長期帶傷投球讓身體累積不正確的肌肉記憶,這個症狀從他大學畢業乃至於職棒生涯結束,如今都偶然發生。當年為能繼續走職棒路,每年張志強都比其他隊友更早啟動春訓,從投大網練習到投網子中較小的區域,從頭找回自己的準星,務求在開季前記住正確的身體記憶。

此外,在 2004 年,他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自己右手韌帶斷裂,球速掉了將近 10 公里,因為害怕開刀失去職棒機會的風險,所以他選擇不動刀,每年都在年底開始自主訓練,用重訓加強手臂強度,真沒想到,他居然就一路這樣撐了十年。

直到生涯後期,髖關節骨刺問題的疼痛讓他忍無可忍,可想而知,這是讓他已無力顧及是否能延續職棒生涯的疼痛,他終於決定開刀取骨刺,一個職業選手有多麼不容易,由此可見一般,包含他、郭泓志,都是開刀後,才知道自己體內有這麼多骨刺。職棒投手經過長年征戰,手臂鈣化狀況屢見不顯,而伴隨而來的職業傷害,就是慣用手伸不直,直到現在,張志強的右手依然如此。

因為自己自身的經歷,在執教鞭後他更希望教導後進注意運動前後的保養,真有身體不適一定要第一時間反映,以免導致無法預期的二度傷害,張志強在擔任基層教練時,更留意小選手的情況,避免因為太兇,造成學生害怕和教練說自己的實情,保護這些台灣棒球可能的明日之星。

培養球員的過程,每一個階段都充滿辛苦的訓練,和離鄉背井的團體生活,這段期間可能就會出現自我放棄的選手,能夠克服訓練上的疲憊和遠離舒適圈的孤寂者。

執教基層棒球二年來,張志強經歷招生、經費和學生教育等現實層面的重重考驗,關關難過關關過,即使資源仍然不是很充足,但是張志強教練依然非常正向積極的帶領著三民國中前進。

回到文章一開始提問的兩個問題,張志強最後的答案,都是選擇挑戰,他擠進僧多粥少的職棒舞台奮戰十年,並在還能打的時候急流勇退,但這次離開卻不是安享退休生活,而是跳出舒適圈, 再一次投入新的挑戰。

即使他自己也是三個孩子的父親,每每因球隊事務繁忙,即使思念親人,也只能放在心裡,這是他追求理想時付出的代價。然而,球隊裡的孩子大多來自弱勢家庭,缺乏資源以及家長陪伴成長,教育責任和打球所需的經費重擔,勢必要著落在學校和教練的肩膀上,即是辛苦、即使要一反常態的去拜託別人幫忙,但是能夠多讓幾個愛棒球的孩子圓夢,不要這麼快就向現實認輸,張志強認為值得。 再一次投入新的挑戰。

2015 年,因緣際會認識了志強哥,跟他幾通電話聊起這些過程,都讓我肅然起敬,即便是一個單身漢投身這樣的事業都屬艱難,更何況是有家室、有小孩要照顧的一家之主,這是我認識的張志強,一個為了自己和小朋友的理想而努力的大傻瓜,因為有這樣的人、這樣的事、台灣棒球的故事,才更引人入勝。 再一次投入新的挑戰。

這是花蓮三民國中棒球隊的粉絲團,如果你熱愛台灣棒球,希望可以給這些孩子們一些鼓勵,如果有資源願意投入,幫助他們更好,也希望大家能共襄盛舉,幫助他們圓夢想。

文章來源:麥卡貝Sports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分享和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TOP